在台灣,由於父母工作時間與課業競爭等原因,
造成每三位小學生就有一位必須在下課後到安親班報到,一直待到晚上九點後才能回家。
這樣的課後照顧現象,造成許多社會與孩子成長等問題。
因此,我們提出共享空間的概念來創造一個孩子們在課後能有一個活動的地方,大人也能作為辦公空間,
進而增加親子相處的時間。
A 打造無形邊際
沒有磚造隔間 運用高低差的堆疊
創造空間無形的區隔
也增加空間的開放性
讓小孩無限制的在屋簷下跑跳
B 收納空間的巧思
善用高低差之間的空間
打造出孩子觸手可及的收納區
使孩子能學習管理自己的物品
創造孩子更大的自主性
C 安心的流通空間設計
空間採用無隔間設計
讓父母在工作時看得見孩子
孩子也能隨時找到父母
看得到、聽得見彼此
讓家的空間更安心
D 開闊的空間感受
巧妙使用穿透及反射的材質
在角落、在梁柱、在拉門
使空間放大、延伸 產生視覺的錯覺
營造開闊、無邊際的空間感
因為小孩的聚集,產生不一樣的活動
進而增加互動、建立連結
讓空間不只是活動的場所
更是承載回憶的寶盒
E 與自然接軌
視線穿透大片無分割的窗戶
映入眼中的是行道樹上一片綠油油的樹梢
透過木衍架及大量木紋材質營造舒適自然的空間氛圍
彷彿置身在童話故事書裡的神祕樹屋
F 少即是多
一個空間有無限種可能
早晨是父親的工作區,課後是孩子們的用餐區
中午是母親的手作平台,課後是與孩子們的閱讀區
下午是大人的交誼空間,課後是孩子們的秘密基地
因為小孩的聚集,產生不一樣的活動
進而增加互動、建立連結
讓空間不只是活動的場所
更是承載回憶的寶盒
Home Data
- 老屋翻新
- ㄧ廳 ㄧ衛
- 系統櫃、木地板、人造石、窗簾、白洲土